首页 > 滚动 > > 正文
当前播报:与姐姐谈恋爱的“弟弟”们,在视频号公众号私域的全流程闭环组合拳打法
2023-05-03 13:28:48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有这样一类内容,在微信生态内引起了不少特定用户群体的关注,他们扮演着 " 弟弟 " 的角色,通过账号人设打造、内容形式的包装吸引到 " 姐姐 " 这一目标群体的注意,并形成了一套微信生态内的组合拳闭环打法。不妨一起来看看作者对这类现象与打法的分析与解读。

老铁们是否还记得,去年,有这样一条新闻吗?

江西都市频道一期节目中,女主角是一位六旬阿姨,黄阿姨表示自己从今年年初开始沉迷 " 靳东 ",每天在抖音刷 " 靳东 " 的视频,这位 " 靳东 " 甚至还在直播间公然向她表白。


(相关资料图)

最终她成功结识偶像,并且计划远赴长春与 " 靳东 " 相守。

后来媒体曝光后,短视频平台均对 " 假靳东们 " 进行了相应限流。

最近,有些类似账号又开始活跃在微信生态,而且还是一套组合拳的全流程闭环打法——即视频号 + 公众号 + 私域。

先预览几张截图,这阅读量,这打赏人数,这打赏金额:

PS:

有时候,我们主观上,很难去定义这类内容是否属于违规。

不得不承认,这类内容在某种层面上,的的确确填充和满足了目标用户群体的精神需求。

以下文中 " 假靳东 " 用 " 弟弟 " 代指,来看看 " 弟弟的爱情故事 "。

一、弟弟如何搞流量?

通过视频号大规模的公域触达。

你知道的,视频号刚诞生时,只有社交推荐的流量机制,但社交推荐的理念很好,通过朋友帮我筛选,即假设我和朋友们臭味相同,但事实上并不非如此。

再后来,视频号逐渐放开公域流量推荐。

公域推荐机制的核心与抖音、快手并无太大差异(匹配效率和精准度上,视频号可能还存在一点差距),都是通过算法实现内容的标签与相同用户标签的双向奔赴。

而由于视频号大盘的用户画像,如年龄段、用户群体等又恰恰与 " 弟弟 " 们需要的目标用户高度 match。

结果就是,所有作品的数据反馈都非常积极。

再看看评论区淳朴的姐姐们。

再想想开头的新闻,释然了。

二、弟弟如何搞钱?

其中一种方式是通过公众号承接视频号精准流量,再引导用户打赏变现。

视频号评论区引导:

公众号文章内引导:

每篇文章阅读量都不错,而且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这个阅读量绝对是真实且有效的。

而且,推文是从今年的 2 月份才开始发布。

再看打赏区:

用户的头像,这头像已经证明了,用户的真实性和精准性——即 40-60 岁中老年女性。

另一种方式是视频号直播,而且还是真无人直播。

真无人直播间,大幅降低直播间运营难度,并且低成本可复制。

何乐而不为?

三、弟弟如何沉淀私域和运营

在公众号的文章中,会明确引导用户添加 " 弟弟 " 的微信好友。

我尝试着添加了其中一个,留意下其私域运营。

目前来看,还比较简单粗暴。

比如:每天 " 弟弟 " 都会在微信和 " 姐姐 " 打完招呼后,同时发送文章链接给 " 姐姐 "。

再比如:" 弟弟 " 每天的朋友圈也一天 N 更情话,时刻与 " 姐姐 " 们同在。

好不热闹。

四、执行细节

当然了,还有几个细节的地方,再执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下,毕竟细节往往决定事情的成败。

首先,视频号作品都需要选择符合目标用户审美的 style,包括但不限于画风、文案、特效、BGM 等。

U know what I mean?

同样的,公众号的文章内容、排版亦如此。

但正如我在《爆款内容就一定是优质内容吗》中所论述过的:

这画风、这视觉特效、这 BGM ,我滴妈呀。

在我的价值观判断里,这内容好 Low 啊。

怎么还会有人相信?

事实上,我们不禁要深入想一想:

这种被一眼识穿如此 Low 的账号,为什么还能拥有如此高粘性的粉丝群体?

为什么这些粉丝这么容易受骗?

显而易见," 假靳东 " 们对自己目标用户的性别、年龄、喜好都了如指掌。

他们认准目标群体,结合对方需求对症下药,再加上短视频平台的算法实现精准推荐,可以说是一种 " 精准目标打击 "。

其次,内容适当引导。

引导添加好友:

引导 " 姐姐们 " 打赏:

第三,布局账号矩阵。

是的,用数量的稳定性去对抗质量的不稳定。

无论采用视频号多账号亦或多个平台多账号。

你知道的,即使哪怕只有 1% 的差异的作品,有些就能大爆,有些则石沉大海。

这也是公域推荐算法的最大魅力所在。

不是吗?

当然了,我也还不确定文中所展示的这几个账号是否为同一团队所操盘,毕竟内容较相似,可最大程度实现低成本和快速复制,边际成本几乎为 0 。

如果是,理所当然。

如果不是,有什么理由为什么不这样操作呢?

以上就是 " 弟弟的爱情故事 "。

PS:截图中的视频号与公众号,已模糊处理。

参考链接:

1. 新榜,《还在短视频里和 " 假靳东 " 谈恋爱的老年人们》

专栏作家

孟大伟,微信公众号:大伟说电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前百度高级产品经理。持续关注电商 / 短视频 / 引流及变现,驾驭世界不断向前。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x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