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 正文
每日热讯!两分钟“生死时速” 眉山“医疗天团”护生命
2023-03-30 06:32:26 快乐眉山

“幸亏有你们在,才把我救了回来”3月28日上午,马拉松爱好者冯先生及家人带着一面印有“为东马护航跑者平安 扬东坡文化大爱无疆”的锦旗,来到东坡区卫生健康局送上自己的感谢之情。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据了解,冯先生是一名马拉松爱好者,也是本次“东马”的参赛选手。3月18日比赛当天的上午十点,经过近两小时奔跑后,冯先生距离终点已不足100米,此时他的运动手表开始报警,心率超过180次每分钟。但终点近在咫尺,冯先生并没有过多理会震动的手表,准备一鼓作气冲过去,可就在最后50米的时候,他突然失去意识,倒在了跑道上。

看到有人晕倒,当天正在赛场周围待命的医护人员迅速赶到,对倒地的冯先生进行了心脏复苏。经过初步观察后,医生很快判断,他晕倒是因为心肌负荷过重所造成的心脏骤停。“当时的情况非常紧急,我们的跑友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当时正在现场值守的眉山市人民医院医生黄韬告诉记者。

(图片来源:东坡区卫生健康局)

抢救时间紧迫,现场的医生对症下药,一分钟内便将心脏骤停患者的救命神器AED被送到了现场(自动体外除颤器,可恢复心率),在经过一系列的救助流程后,冯先生在两分钟后开始恢复意识。

“我在开跑前一天和朋友聚会,熬了一个夜,第二天早饭也没有好好吃,实在是大意了。事后我去查了一下当时这种情况的抢救概率,好像不到百分之十,真的非常危险,幸亏赛事主办方做了万全准备,才把我救了回来。”事后想起这段经历,冯先生心里仍然一阵后怕,但正是因为当天医护人员的周密准备,才让这样的小概率事件得到妥善解决。目前,冯先生已于3月20日康复出院。

(图片来源:东坡区卫生健康局)

据悉,此次“东马”赛事期间,统筹调配全市30家医疗机构(其中6家三级医院),抽派医护人员259名(达国家赛事标准4倍)、急救人员140名(达国家赛事标准1.2倍)、运动康复专业人员120名、赛道观察员140名构成“东马四级医疗救护天团”,六重专业救治力量护航跑者健康。

比赛当天,每5公里、2.5公里、1公里分设大、中、小型医疗站,全程设置51个医疗站(达国家赛事标准3.6倍)6个加强救护点,配备监护型救护车、医护人员、急救志愿者、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可助恢复心率)。由市人民医院、区人民医院、眉山东坡骨科医院、眉山心脑血管病医院、眉山肿瘤医院组成的后送医院,开辟专门救治通道,专门保障赛事,第一时间为跑者提供专业救治。

(图片来源:东坡区卫生健康局)

同时还增设24辆(达国家赛事标准2倍)监护型救护车移动监护、18辆电动医疗保障车,重点对外伤轻伤人员及时转运至就近定点医疗机构或终点康复区治疗。8组携带AED及急救包的摩托车救护队,沿赛道每5公里设置1组,随时对心脏骤停者实施除颤急救。120名骑单车的急救员,沿赛道每250米设置1名,巡回、发现、救治。辅助医疗志愿者140人,每150米1人沿线铺开,将发现的情况及时报告固定医疗点或骑行救助人员,并协助救护。还有医疗跑团人员20名,直接进入赛道,与运动员并肩奔跑,为需要帮助的运动员提供保障性服务。赛程终点也设置医疗康复功能区,让跑者体会专业运动医疗。

据统计,此次“东马”比赛中,医疗共处理774例伤员。其中,肌肉痉挛36例,扭伤拉伤12例,低血糖5例,头晕头痛10例,擦伤裂伤24例,其他9例,使用喷雾人员678例,4例转至定点医院,目前生命体征平稳。

来源:四川新闻网

本文部分图片、文字及观点,来源于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让更多人获得需要的咨询,不作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予以告知,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谢谢。

x 广告